十九世纪末,走过黄金颠峰的浪漫主义音乐尽管如天边的晚霞,余晖仍然耀眼,但不少音乐家已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垄断乐坛的风格和手段已不能让他们尽抒胸臆。要表现更复杂的内心和音响,就要有新的技法和区别于传统的音乐语言。果然进入二十世纪后便先后涌现出德彪西、勋伯格、斯托克豪森和凯奇等—个比—个叛逆的音乐家,各种流派学说更多如过江之鲫让人“耳”花缭乩。至于身处时代交替中的法国作曲家萨蒂,他以神秘的风格和怪异的曲名向我们讲述出他内心的迷惘和寻觅,并展露了具特立独行的性格。 曲目 1 Allegro (1884) 2 Leit-motiv du Panthée 3 Verset laïque et somptueux 4 Fugue-valse 5 No. 1, Préambule 6 No. 2, Coquecigrue 7 No. 3, Chasse 8 No. 4, Fanfaronnade 9 No. 5, Pour sortir – Retraite 10 Sans titre, peut-être pour la messe des pauvres “Modéré” 11 Chanson andalouse 12 II. Marche franco-lunaire 13 III. Valse du mystérieux baiser dans l’œil 14 Act I 15 Act II 16 Act III 17 Tendrement (Version for Piano) 18 Act I. Prélude “La vocation” 19 Act II. Prélude “L’Initiation” 20 Act III. Prélude “L’Incantation” 21 I. Allegro 22 II. Andante 23 III. Vivace 24 Nocturne No. 6 (Completed by R. Orledge) 25 Le bœuf Angora (Version for Piano) 26 Gnossienne No. 7 27 I. Ne bois pas ton chocolat avec tes doigts 28 II. Ne souffle pas dans tes oreilles 29 III. Ne mets pas ta tête sous ton bras 30 Poudre d’or 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1866年出生于法国的翁弗勒尔,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苏格兰人。他7岁时开始学弹钢琴,13岁时被父亲带到巴黎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据说,萨蒂早年虽有音乐天赋,但却生性不羁,不喜欢接受严格的正规训练,因而虽在音乐学院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但成绩都不太好。不过在此期间.他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钢琴作品,编号为作品62号。1886年萨蒂因应征入伍而中断学业,两年后退役在巴黎的几家餐馆中以弹奏钢琴为生。1888年他写了最著名的钢琴作品《裸体歌舞》,并在差不多的时间与尚未成名的德彪西相识,其新颖的和声手法使德彪西大受启发。之后,萨蒂加入了一个神秘的玫瑰十字教派,并为该教派创作乐曲,如《来自玫瑰与十字架的钟声》、《玫瑰与十字架的第—思考》等。此后他似乎才思枯竭,十多年的时间只写了为数不多的几首作品,直到1903年写出了《梨形曲》。1905年年近40的萨蒂突然入读圣咏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丹弟和鲁塞尔学习作曲理论。同年受到听众的认同。三年的学院生涯没白过,离校后萨蒂的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1910年开始已有一些年青音乐家被他吸引,由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塔耶弗尔组成的“六人团”(Le Six)对他更是顶礼膜拜。深受其影响。1917年采爵士乐节奏并在配器中加入厂打字机、轮船气笛和警报器声响的芭蕾舞剧《游行》(Parde)问世,从此一举成名,此时的萨蒂已是5l岁的老人了,可谓大器晚成。 |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