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介绍: 旅美青年钢琴家胡雪莎,是首位获得贝森朵夫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中国钢琴家。洛杉矶时报称她“狂揽美国几乎所有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的大满贯钢琴家”。专辑的选曲涵盖古典乐派、浪漫派、现代派三大时期伟大的作曲家代表作品,在音乐史上跨度极大。这些经典曲目具有深刻的音乐哲理性,演奏技巧难度高,极具挑战性。 《极致》这张唱片收录的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四首作品,曲目横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时期,是当时代表性作曲家的标志性作品。极致,意为最佳的意境。凡是艺术之美,探其究竟终不过“意境”二字。这些曲目蕴藏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高难度的音乐表现手法,往往能够带给听众最佳的“意境”之美,正为《极致》。四首曲目体裁都是奏鸣曲,其中两首幻想奏鸣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曲家门德尔松和李斯特的作品。幻想奏鸣曲的体裁偏即兴,篇幅较长,作曲家跟随自己的幻想进行创作,曲风自由奔放,富有浪漫色彩。经过演绎,听众可以跟随黑白琴键上流淌的音符去创造独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另外两首则是贝多芬与巴伯的奏鸣曲,奏鸣曲则具有更加严谨规范的结构。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Op.57:是他1806年创作的,篇幅庞大,典型的贝多芬式斗争英雄性的作品。第一乐章可以听到来自命运交响曲的叩门动机,刻画了贝多芬英雄交响曲里不畏命运,与绝望对峙的精神。 门德尔松《幻想奏鸣曲》Op.28:这首曲调轻松的作品是门德尔松在苏格兰游历时面对自然美景有感而发的创作。乐曲富有门德尔松一贯的鲜明音乐特色:匀整、高雅、热情、华丽。 李斯特《但丁幻想奏鸣曲》:这是 对应长诗《神曲》的三部,全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这首曲目是李斯特中期极富文学深度的作品, 其蕴藏的音乐哲思更是我想传达的。 巴伯《奏鸣曲》Op.26:这是一首超高难度的美国现代派曲目。巴伯将十二音体系作曲手法与古典时期传统奏鸣曲的曲式相结合,同时将奏鸣曲的规整结构与美国本土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这首美国现代派的标志性作品。 ——胡雪莎 曲目: 01.第一乐章 相当快的快板 02.第二乐章 有速度的行板 03.第三乐章 有节制的快板-急板 04.第一乐章 稍快激动的 05.第二乐章 有速度的快板 06.第三乐章 急板 07.选自《旅行岁月》第二年:意大利游记 S.161 No.7 08.第一乐章 精力充沛的快板 09.第二乐章 活跃轻巧的快板 10.第三乐章 忧愁的柔板 11.第四乐章 赋格:有活力的快板 艺术家简介:
|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