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简介: 德国裔加拿大大提琴家约翰内斯·莫泽(Johannes Moser)在安德鲁·曼兹(Andrew Manze)的指挥下,与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共同演奏了这一令人难以抗拒的曲目。 埃尔加的《E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是他最受喜爱、感情最深的作品之一。独奏者以铿锵有力的和弦拉开了作品的序幕,宣示了一种深深的不甘和失落;他早年作品中的年轻气盛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孤独的自省和渴望,尤其是在优美的快板部分。在充满活力的最后乐章中,大提琴获得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但随着大提琴痛苦的爆发,开头的情绪占了上风,为作品画上了句号。 而柴可夫斯基令人愉悦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却没有让人感到沮丧,它散发着优雅、难以言表的魅力,大胆地展现了精湛的技艺。在《随想曲小调》中,柴可夫斯基的情绪较为克制,而在《夜曲》和《康塔贝利舞曲》中,他则将浪漫的心事全盘托出。据说伟大的俄国作家列昂-托尔斯泰在听到《康塔贝利舞曲》时曾潸然泪下,其华美的主题展现了柴可夫斯基在萦绕旋律方面的无与伦比的天赋。这首曲子至今仍是曲目中的瑰宝。 大提琴家约翰内斯·莫泽对这些作品并不陌生。他曾获得 2002 年柴可夫斯基大赛最高奖,并因演绎《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而获得特别奖。莫瑟被《留声机》杂志誉为 "令人惊叹的年轻大提琴演奏家中最出色的一位",被《洛杉矶时报》誉为"……以一种只有伟大艺术家才能做到的方式与听众沟通 "的音乐家。 曲目 艺术家简介: 约翰内斯是一位专门的室内音乐家,曾与Joshua Bell,Emanuel Axe,Leonidas Kavakos,Menahem Pressler,James Ehnes,Midori和Jonathan Biss一起演出。 他还曾在许多音乐节上演出,包括韦尔比耶,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格施塔德和基辛格音乐节,梅塔室内音乐节以及科罗拉多州,西雅图和布里瓦德音乐节。他曾获得 2014 年著名的勃拉姆斯奖,他的录音作品也为他赢得了两项 ECHO Klassik 奖和 Preis der Deutschen Schallplattenkritik 奖。 |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