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推出新作——《沈媛:从巴赫走向浪漫》(YUAN SHEN: Bach & Beyond),由著名管风琴演奏家沈媛演绎巴赫及其他六位作曲家的管风琴名作,今日正式发行。这也是自NCPA Classics“漫步经典”系列CD《国家大剧院管风琴作品集》之后,有关国家大剧院管风琴的第二次唱片发行。坐落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管风琴出自于德国管风琴制造世家克莱斯,与科隆大教堂管风琴系出同门,拥有6500根发音管、94个音栓和21个增强音栓,外加一个7音栓小型移动管风琴和一个3音栓练习管风琴,于2007年建成,其外观线条优美、华贵典雅、音色优美、音质纯真,融合了古典与浪漫的风格,能够满足各种不同音乐流派的演出需求。
《沈媛:从巴赫走向浪漫》中收录了15首来自于德国、奥地利和法国跨越近两个世纪的管风琴作品,其中第一张CD集中展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七部经典管风琴名曲;第二张CD则从巴赫的《G大调幻想曲》(BWV 572) 与著名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 565) 开篇,经由演绎莫扎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圣-桑与吉古(Gigout)的传世锦卷,最后在维多尔(Widor)的炫技名篇——《第五管风琴交响曲》中的“托卡塔(快板)”乐章中结束。沈媛对七位作曲家在管风琴创作的不同风格逐一进行刻画,让他们独特的音乐语言、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技艺留在管风琴音乐史上的印记得以清晰展露。同时,专辑附有别册,收录了由音乐学者、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内容主编高屹为此唱片专门撰写的文章,以及沈媛本人曾在《音乐周报》上发表的《中国管风琴之现状与未来》。 艺术家简介: 作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管风琴演奏家之一,沈媛曾 7 次获得国际、国内比赛第一名;多次担任世界大赛评委;她于柏林大教堂举办独奏管风琴音乐会,完成华人在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名琴上的首演;2017 年沈媛获得隶属于日内瓦音乐比赛联盟的国际一级赛事、管风琴界奖金最高、被誉为“管风琴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加拿大国际管风琴比赛获得大奖与“最佳观众评审奖”,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获此类殊荣;沈媛的参赛过程被拍成纪录片《管风琴之梦》首映于多伦多纪录片电影节,并获得美国公众电视网(PBS)与艾美奖联合举办的“独立镜头纪录片奖”。 作为学术研究者,沈媛出版了全球第一本华语管风琴学术著作《管风琴大字典》;受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委托,沈媛独立完成全部展陈大纲的撰写;录制了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首张管风琴独奏CD,该唱片被英国著名音乐杂志《管风琴家评论》《合唱与管风琴》高度评价。相继录制出版“中国管风琴名琴系列唱片”,现已出版《广州星海音乐厅》《杭州大剧院》《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郑州大剧院》。 作为知识传播者,沈媛在“看理想”APP主讲《认识音乐:32 次音乐提升之旅》节目,讲解音乐史,作曲法,音乐美学,演奏法等相关知识。创立了“知识音乐会”项目,以“音乐厅中的大学”为目标,与多位高校著名学者合作将音乐与全球史、经济学、艺术史、哲学、法学等学科相结合举办讲演音乐会。 作为作曲家,沈媛自大学起学习作曲,师从国际著名作曲大师秦文琛教授。凭借作品《等待戈多》《B-A-C-H》于 2014、2018 年两次入选哈莱姆国际管风琴音乐节“青年作曲家计划”。作曲项目“中国管风琴原创力”创始人。 作为活动策划者,沈媛自 2013 年起作为艺术总监举办“北京国际管风琴音乐节”,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 8 届。该音乐节与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管风琴业界盛事“哈莱姆管风琴音乐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 20 余所管风琴国际名校建交。在音乐节的基础上,沈媛于 2017 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管风琴公益学术研究组织——中国管风琴研究会。现任协和医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厅、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郑州大剧院管风琴音乐总监。 沈媛先后获得两个博士学位:德国柏林艺术大学首位华人管风琴演奏博士(Konzertexamen),师从于Leo van Doeselaar教授;日本东京圣德大学管风琴博士(Ph.D),师从于松居直美教授。两个博士学位均获教育部学位认证,是我国音乐界为数不多的双博士获得者。沈媛目前任职中央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培养了中国第一位自主教育的国际管风琴比赛第一名,以及超过百余人次的管风琴国际、国内比赛各类奖项获得者。 曲目 |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