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简介: 在这张专辑中,我们深入探索了乔治·劳埃德作为作曲家的独特风格和音乐创作的深度。劳埃德以其对音乐平衡和独奏乐器表现力的敏感闻名,这在他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曲中得到了完美体现。他在协奏曲中避免使用过于厚重的管弦乐队,精心挑选每个音色,确保独奏乐器能够在音乐的旋律和和声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达。 专辑集结了劳埃德的杰作,从小提琴的细腻演奏到大提琴的深情吟唱,每一个音符都散发着劳埃德独有的音乐语言和个性魅力。
作曲家简介: 乔治·劳埃德(George Lloyd,1913年6月28日-1998年7月3日)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不仅因为他作品的广度和一致性,还因为他是在克服身体和心理挑战的情况下完成作品的,更不用说不断变化的音乐时尚和品味了。他创作了三部歌剧、三部大型大合唱、大量管弦乐作品(包括十二部交响曲和七部协奏曲)和大量室内乐作品,以及许多重要的管乐和铜管乐队作品。劳埃德很早就显露出音乐天赋。他五岁开始拉小提琴,十岁开始作曲,之后一直接受音乐教育。他在 21 岁之前就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他在莱西姆剧院和考文特花园上演的歌剧受到了整个音乐界的关注,使他的音乐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花一个小时在一天的工作之前作曲。1973年退休后,劳埃德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全职作曲。他搬到了伦敦,在爱德华-唐斯爵士(Sir Edward Downes)的指挥下,他的第8号交响曲首演让他度过了一个“印度之夏”,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出和录制。 他在管乐和铜管乐界找到了热情、友好、欣赏他作品的忠实听众。在英国、挪威、瑞典、荷兰和澳大利亚,他的铜管乐队作品一直被用作国家和地区锦标赛的测试曲目。劳埃德对铜管乐的喜爱部分源于他作为铜管乐演奏家的亲身经历(1942年,他曾在特立尼达号上被鱼雷炸毁的皇家海军陆战队乐队中演奏短号),他对每种乐器的特点和局限性都了如指掌。劳埃德的音乐被广泛录制。作曲家亲自指挥录制了22张自己的音乐唱片。乔治·劳埃德音乐图书馆(George Lloyd Music Library)提供有关作曲家完整作品的信息。
乐团简介: 英国爱乐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由EMI制片人Walter Legge创立于1945年,最初是为日益增长的家庭音响市场提供录音的乐团。我们曾与20世纪和21世纪音乐界的名人合作。Herbert von Karajan、Otto Klemperer、Wilhelm Furtwängler、Arturo Toscanini和 Riccardo Muti只是与乐团合作过的几位伟大艺术家,我们还首演过Richard Strauss、Sir Peter Maxwell Davies、Errollyn Wallen、Kaija Saariaho等人的作品。乐团一直率先使用技术来扩大管弦乐的受众范围,创造出专为在线体验而设计的出色演出。乐团在巴西、苏丹、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挪威北极圈的高空,为终身乐迷和首次聆听音乐的听众演出。 自1995年以来,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南岸中心皇家节日音乐厅一直是英国爱乐乐团的主场。乐团还在英格兰各地的演出场所和节日期间驻场演出:贝德福德玉米交易所(Bedford Corn Exchange)、莱斯特的德蒙福特音乐厅(De Montfort Hall)、坎特伯雷的马洛剧院(The Marlowe)、贝辛斯托克的铁砧艺术(Anvil Arts)、英格兰西部的三合唱节(Three Choirs Festival)以及加辛顿歌剧院(Garsington Opera)。乐团所有驻场演出的核心都是“学习与参与”计划,该计划旨在增强人们接触和参与管弦乐的能力。 爱乐乐团是一家注册慈善机构。乐团依靠广泛的收入来源来实施我们的计划。乐团为得到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的支持而感到自豪,同时也感谢我们支持者大家庭中的许多个人以及支持我们工作的信托基金和基金会的慷慨解囊。在美国,乐团的美国赞助人慷慨支持爱乐基金会,这是一家在美国注册的501(c)(3) 非营利组织。
指挥简介: 大卫·帕里(David Parry,生于1949年3月23日)是英国指挥家,尤其以歌剧指挥著称。他被形容为“导演们最喜欢与之合作的戏剧家;他善于与歌唱家打交道;他对英国歌剧界了如指掌。他是一个有争议的、直言不讳的歌剧形式捍卫者,也是英语歌剧的热情倡导者”,他的作品包括由Opera Rara和Chandos唱片公司录制的大量罕见作品的完整歌剧唱片,以及与英国和欧洲著名乐团合作录制的作品。大卫·帕里还是卡迪夫国际声乐学院(Cardiff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Voice)的辅助人员。
艺术家简介: 自1991年以来,安东尼·罗斯(Anthony Ross)一直是明尼苏达管弦乐团大提琴声部充满活力的领队,他曾多次作为独奏家与乐团合作,在奥斯莫·万斯卡、埃多·德·瓦特和大江英治的指挥下演奏了所有标准的大提琴协奏曲。他对新音乐同样充满热情,曾有力地演奏迈克尔·道格蒂(Michael Daugherty)的《海明威的故事》、詹姆斯·麦克米伦(James MacMillan)的《大提琴协奏曲》、保罗·莫拉维克(Paul Moravec)的《蒙特塞拉特》。在担任明尼苏达州首席大提琴之前,罗斯曾在大卫·津曼(David Zinman)手下担任罗切斯特爱乐乐团首席大提琴长达四年。
从莫斯科到卡拉马祖,从达拉斯到德卢斯,罗斯引人入胜的演绎赢得了广泛赞誉。作为协奏曲独奏家,他曾与莫斯科国家交响乐团、路易斯维尔交响乐团、达拉斯交响乐团、罗切斯特爱乐乐团、南达科他交响乐团以及其他许多中西部地区交响乐团合作。 罗斯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提琴家,他在打网球、教授年轻大提琴家、以室内乐演奏家的身份登上音乐节舞台或录制奏鸣曲时,同样充满激情。罗斯曾在伊斯曼音乐学院、阿斯彭音乐节和大提顿音乐节以及因特洛肯音乐营和麦德林岛音乐营任教。他参加过许多音乐节,包括莫斯特音乐节(Mostly Mozart Festival)、葡萄园音乐节(Music in the Vineyards)、科罗拉多音乐节(Colorado Music Festival)、希腊罗得岛音乐节(Rhodes Music Festival)、圣安东尼奥仙人掌梨音乐节(Cactus Pear Music Festival)、奥卡斯岛音乐节(Orcas Island Music Festival)和麦迪逊巴赫舞曲协会(Bach Dancing and Dynamite Society)。在双子城,他是Accordo和明尼苏达室内乐协会的成员。 罗斯曾在1982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比赛中获得铜奖,之后又获得斯图伯格奖、G.B.迪利奖和帕里索特国际大提琴比赛奖。他曾获得麦克奈特艺术家奖学金,一次是作为独奏家,另一次是 2005 年作为罗斯·拉皮尔大提琴二重奏的成员。罗斯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师从弗里茨·马格(Fritz Magg),并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另一个学位,师从伯纳德·格林豪斯(Bernard Greenhouse)和蒂莫西·艾迪(Timothy Eddy)。
曲目 作品集: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Winds 作曲家: George Lloyd 1. I. Con brio 2. II. Lento 3. III. Grazioso 作品集: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作曲家: George Lloyd 4. I. Lento 5. II. Con brio 6. III. Largo 7. IV. Vivace 作品集: Cello Concerto 作曲家: George Lloyd 8. I. Violante, doloroso 9. II. Vivo 10. III. Adagio – IV. Andante 11. V. Vivo – VI. Moderato – VII. Largo |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