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特辑之古琴大师赵家珍

名家特辑之古琴大师赵家珍网赚项目-副业赚钱-互联网创业-资源整合HIRES SHOP
名家特辑之古琴大师赵家珍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9.9
限时特惠
¥19.9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规格18 首
流派古典乐
类别其他
发布2025-04-02
公司瑞鸣音乐
默认解压密码CNHIFICOM
付费资源
1、 广陵散        
宋琴/尺八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韩愈《听颖师弹琴》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汉晋时已有相和歌广为流传。魏代嵇康因善弹此曲而闻名,《世说新语·雅量》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形制宏大、骨格奇绝的琴曲《广陵散》,今存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神奇秘谱》,曾绝响一时,近代管平湖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真容始现。
迥异于大多数琴曲的中正平和,《广陵散》声调激昂旋律慷慨,大儒朱熹谓之“其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全曲描绘战国聂政刺韩王旧事,曲调起落入天坠地。尺八诡异如丝,勾画世如迷棋的谋略年代;古琴“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将古代义士一腔悲郁浩然之气喷薄于世。

2、 关山月       
宋琴/箫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乐府古题要解》言:“关山月,伤离别也。”《关山月》原为汉代乐府琴歌,为“鼓乐横吹曲”,汉代的戍边将士常在马上唱奏,作思乡意。现存《关山月》的曲谱,最早见于1768年刊行于日本的《魏氏乐谱》;后在1931年《梅庵琴谱》中亦有收录,调式气韵相近,音调相异,为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
此曲虽以征人思乡入题,却未缠绵于离愁别绪,而是以刚健严峻之情,勾画将士报国未酬的心怀。北地音韵铿锵抖擞,颇似关外西风漫卷,古朴而苍茫。琴箫互诉之间,曲调大起大落连环反复,于宏大气象中透骨着深远乡思。

3、 捣衣          
元琴/笛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
《捣衣》传为唐代潘庭坚作,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描写男子被征戍边,妇人于秋凉时节“感秋风而捣衣”,“伤鱼雁之杳然”,其情哀婉。1880年《钱氏十操》收录钱绶詹之版本曲谱,曲调紧五慢一,玲珑有致。
此曲初一听闻,如临水见波,唯见其流丽缠绵,繁复回环中思心如织。声声拨弦如秋杵捣衣,密密层层,当是有手无心,思绪飘飞万仞;而笛声恰如捣衣女子的翻涌心思,或如娇憨自语,在这为征人而做的寒衣上,融进稍稍惆怅却满腹甜蜜的思念。

4、 幽兰         
唐琴

倾晖引暮色,孤景流恩颜。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帘委兰蕙露,帐含桃李风。揽带昔何道,坐令芳节终。结佩徒分明,抱梁辄乖互。华落知不终,空愁坐相误。眇眇蛸挂网,漠漠蚕弄丝。空惭不自信,怯与君尽期。陈国郑东门,古来共所知。长袖暂徘徊,驷马停路歧。
——鲍照《幽兰五首》

《幽兰》为迄今唯一以原始文字记谱法存世的琴曲,亦为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琴曲乐谱。最早谱本为古逸丛书所录的唐人手抄文字谱,谱前小序云该谱传自梁代琴家丘明,记谱年代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原谱保存在日本京都西贺茂神光院。
空谷幽兰,其芳自华。以琴意刻画兰花之馥郁情态,格外有种时浮时没、无可捉摸的幽远意境。一瞬如隔画屏,一瞬缭绕近人,袅娜回环,意趣天然。微显寂寥况味的曲调,由遗世唐琴幽咽奏来,在清雅悠远之外,别有一番怀才不遇的郁气隐现其间。

5、 良宵引        
清琴/箫

《良宵引》这一首经典小曲,是《四库全书》所收的唯一明代琴谱,传为隋代贺若弼所作。曲谱初见于1614年《松弦馆琴谱》,描绘月白风清、万籁俱寂的秋夜情思,具有“清、微、淡、远”的虞山琴派风格。
乐曲虽清淡短小,却纤秾合度意味深长,将静夜秋思的安谧描摹得恬雅怡然。琴韵起承转合,洞箫幽远相应,传神画出一幅情境:月下抚弦独况,感怀故人而不得见,轻喟时光荏苒两鬓渐霜,唯有夜凉如梦古与今同。

6、 潇湘水云       
宋琴

《潇湘水云》为南宋末年浙派琴家郭沔所作,“每欲望九嶷,为潇湘水云所蔽”,慨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此曲流传广泛,曲谱多达五十多种。最初见于《神奇秘谱》,共分十段,后经历代琴家发展为18个段加一尾声,今世之演奏多以清徐琪《五知斋琴曲》为本。
此曲传世八百余年,因其意境淡远高旷、技法全面丰富,被历代琴家公推为琴曲典范。以宋琴演宋曲,初聆可闻云影水光烟波缭绕,再聆可见云水蒸腾气象万千,三聆可感云飞浪卷恸心忧国,曲中深意于此始现。

7、 鸥鹭忘机       
宋琴/埙

止水湛寒波,鸥与那鹭友结和。俺三个乐夫天真德趣多,学唱个渔歌。手执纶竿,头戴箬笠,身着蓑烟。寒江上虚舟直钓,闲眠醉卧,杂缘故那过活。
——《杨西峰重修真传》
《鸥鹭忘机》一名《忘机》,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神奇秘谱》,并有序曰此曲为宋代刘志方所作。“欧鹭忘机”语出《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海翁机心一动,鸥鸟即舞而不下。琴曲小巧隽永,藉意鸥鸟故事,寄寓心无纷扰、淡泊寥远之雅志。
乐而忘机,即成浑然一派天机。埙声拙朴似沧江夕照水天一色,弦韵幽然如群鸟众和翱翔自得。琴曲婉转道来,细腻俊雅,却全无些许柔媚烟火气,只在澹澹波影中映出一片无邪心地,与万物同光同尘,陶然忘机。

8、 夜深沉         
今琴/中国大鼓      编曲:赵家珍

《夜深沉》原为京剧曲牌,以昆曲《思凡》之曲牌“风吹荷叶煞”为基础发展而成,因唱词首句“夜深沉”而得名,在京剧《击鼓骂曹》中配衬祢衡义愤击鼓,气势铿锵如虹。后被改编为多种器乐版本演奏。
夜色深沉之时闻听此曲,颇令人荡气回肠。大鼓密不透风,古琴刚韧如苇,戏韵盎然之外更有名士傲骨横生。从初始之暮色苍茫,渐至疾徐有致意态倘踏,再至琴鼓竞奏铿锵挺拔,郁勃之气溢于弦外。

9、 渔樵问答     
明琴

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明萧鸾《杏庄太音续谱》
《渔樵问答》历代有三十多种曲谱流传于世,最早见于明代《杏庄太音续谱》。琴曲寓怀山川寄情隐逸,如《琴学初津》言:“《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渔樵之乐,在乎山水之间。悠然自得的弦音,如闲云无心返景入林。充满中国式哲思的禅意对答,在上下句的巧妙呼应中别有情趣。主题音调不断变化发展,陡露新机,活画出豪放无羁、洒脱飘逸的隐士之风。

10、 梅花三弄     
宋琴/箫

《梅花三弄》据明朱权《神奇秘谱》记载,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笛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因“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晚近以来曲谱见于虞山派《琴谱谐声》及广陵派《蕉庵琴谱》。
一弄叫月,二弄穿云,三弄横江。一树虬枝万点梅,在弦意的抑扬回环里动静皆宜,在端平规整的曲调中情态宛然活脱。由是,琴曲深意尽现,藉咏梅之洁白傲霜,寄托高洁脱尘之情操。

11、 流水          
宋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列子·汤问》
琴曲《高山流水》托为俞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并解题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明清以来多以《天闻阁琴谱》所辑张孔山之九段版本流传。
流水无形,琴韵希声,堪为绝写。时如溪流松间,清清泠泠;时如微波激石,淙淙铮铮。行云流水处,其韵扬扬悠悠,山川如歌;滚拂澎湃处,其势浩浩汤汤,万壑争流。智者琴下之浮波浩渺,穷尽演活乐水之幽情。

12、 阳关三叠      
宋琴/弓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阳关三叠》传说产生于唐代,倚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句谱曲而成,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元代以前乐谱无存,今之通行版本改编自琴歌,最早见载于1491年《浙音释字琴谱》;而琴曲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琴学入门》。
《阳关三叠》为古来送别酬唱名篇,曲调婉转略染愁绪,却不失端庄俊雅。琴韵似初春朝雨绵密如织,笛声似嫩绿新柳萦损柔肠,三番叠唱层起涟漪,更将离愁别绪推满胸臆,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更兼弓笛虚空如咽,仿似一念间有千百端黯色世事,隐隐浮雕于时光荏苒的背景之上。

13、关山月      
唐琴  (特别呈现)

   这一番天高月远的唐人诗意,惟有这张唐琴最能入髓刻画。两千岁琴弦的脉脉呼吸,在李白的诗句中裹沙挟砾,卷起了凉彻边关的长风;又好似戍客望乡的寂寥叹息,埋藏住马革裹尸的苍凉预言。

14、春风         
今琴/手鼓        曲:许国华  龚一

《春风》为古琴名家龚一、许国华于1982年创作,原著注解曲意:“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們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此曲既继承传统,又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等方面锐意突破,别有新趣。
异域风情浓郁的手鼓热情倜傥,古琴清亮如泉激越如涌,更有袅娜撩人之出尘意态。此曲以琴乐中难得一见的明快色彩,描绘春风拂面的和暖畅意,如南疆大地的热烈阳光一样熨暖人心。

演奏家艺术简历:

赵家珍,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国古琴学会会长。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古琴专业,师从吴景略、张子谦、龚一、吴文光,19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历年来所教授的学生亦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大奖。
多年来曾出访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比利时布鲁塞尔国家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并录制唱片。
2001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的“世界名家名琴名曲音乐会”上,价值连城的唐宋古琴与价值上亿的瓜奈里和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齐聚紫禁城。媒体评价为“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和世界著名古琴大师上演的最精彩对话”。
     2006年成功策划并举办“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本次活动成为年度国内国际最具影响的古琴盛事。
曾为多部电影电视剧录制古琴音乐,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末代皇帝》等。2007年受导演吴宇森之托,为《赤壁》编配电影音乐中最重要部分——古琴对话,并为电影作古琴艺术指导。录制有《琴-思》《诗之雅韵》等多张古琴专辑。
赵家珍的古琴艺术博采诸家之长,融汇贯通。演奏刚柔并济,清丽飘逸、灵巧多变,追求舒展惬意的情趣;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转折,气势恢宏,极富光彩。对乐曲的演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集虞山吴(景略)派的自然之趣和广陵张(子谦)派的豪放洒脱于一身。并已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她的古琴艺术在当代音乐界颇受好评,且在中国传统音乐界颇有威望,并深受广大古琴爱好者的喜爱。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

录音师简介:

李小沛 ,录音师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中央电视台一级录音师。曾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及各种大型节目的总音响设计及音乐录音师,并担任中国音乐各项重要比赛评委,为多部电影及电视剧录制音乐。
代表作:包括电影《没事偷着乐》、《一个都不能少》等,多次荣获“星光奖”优秀录音单项奖及中国音乐电视最佳录音单项奖,是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李小沛还是国内录制发烧唱片最多的录音师,先后录制《夜来香》、《响宴》、《鼓动心弦》、《伶歌》、《粉墨是梦》等大量深受音乐发烧友喜爱的作品,部分作品更被海外著名音响品牌收录入试机天碟,是唯一一位进入TAS榜的中国录音师。

制作人简介:

叶云川 音乐制作人,美国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NARAS)成员,格莱美奖投票成员,创立中国声誉卓著的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并任制作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导师,中国金唱片奖最佳音乐人特别奖获得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音乐地图”发起人、音乐总监,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从事音乐创作、制作多年,获海内外重要媒体高度评价,所制作的音乐作品在国际高品质音乐市场得到高度认同,并远销世界各地,音乐触达二百个国家和地区,成绩斐然。担任制作人的唱片及音乐作品曾荣获 “全球音乐奖” “中国金唱片奖” “美国独立音乐大奖” “中华优秀出版奖” “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等一百八十余个奖项及提名。因多年与国际音乐制作的密切合作经历,音乐创作理念及制作手段具有国际化的开阔视角。
音乐创作思路坚持独特创新,风格多样,追求品质,积极进取,注重作品的文化性艺术性,在音乐领域中具有鲜明特点。倾力于挖掘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的结合,擅长用世界音乐语言及方式表现中国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并立志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传递者。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