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特辑之悠远曲韵

端午特辑之悠远曲韵网赚项目-副业赚钱-互联网创业-资源整合HIRES SHOP
端午特辑之悠远曲韵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9.9
限时特惠
¥19.9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规格12 首
流派古典乐
类别其他
发布2025-05-30
公司瑞鸣音乐
默认解压密码CNHIFICOM
付费资源
专辑简介:
1. 归途(The Road Home)

作曲/佚名 Composer:Anonymous
编曲/高杨 Arranger:Gao Yang   
ISRC CN-A23-17-03262

大提琴低回盘旋,箫从尘埃中升起轻诉。仿佛有人低声呼唤,如母亲的思念,遥远绵长。如归家之路,一步步,我将走向何方?大提琴的旋律温柔沉静,大地一般将我容纳,我沉睡在此,怀着古老深沉的梦境,穿越在千年轮回中变幻的自我,被尘埃淹没。
爱,从未忘记,生命的来处,永恒的呼唤,穿越千年的家的忆念。愿家人平安吉祥。

2.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

四川清音据说在清乾隆年间即已形成,一般认为系由长江下游的民歌小调传入四川后,结合本地民间音乐发展而成。起初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故初名“月琴”,1930年前后改名为“清音”。演唱者多为一人,初为坐唱,后发展为站唱,左手打板,右手执筷子敲打竹鼓,以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音乐曲调有大调、小调之分。

布谷鸟儿咕咕叫,
飞出山林往南飘。
这边绕来在那边绕,
鼓起眼睛它在到处瞧。

布谷布谷,一支素面朝天的婉转竹笛化身鸟儿,跳跃于弦乐织就的翠绿树荫之间,情态妖娆;马骨胡地回环应答,风趣盎然韵味独具。乐器们弹拨出好一片浓绿满眼的芒种时景,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3、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长安古乐曲谱 李健正译谱配词

去哪里寻觅被宿雨濯洗过的鸟雀声鸣?去哪里寻得青荷移植于墨香?久别故乡,无融融之雪可落脚,亦无野花的故事可倾听。烟云掩不住归家的梦境,暑热褪去,正是一蒿点破暗香时。雨落江南,心鸿生澜。琴笛婉转流丽时,轻快琴音如叶尖雨滴轻颤,俏然笛声吹绽多情的秀目。与故乡隔梦而望,前缘踏着荷伞莲瓣的清芬悠然而来。

4、醉在他乡(Drunken Longing)                                      
ISRC CN-A23-17-02496
编曲Arranger:David Fiuczynski
笙、竹笛/Sheng、Bamboo flute:郭雅志/Yazhi Guo
吉他/ Guitar:David Fiuczynski
鍵盤/ Keyboard:Utar Artun 
贝司/Bass:Artie Sadtler
鼓/ Drum:Ayinde Webb

電吉他百變出奇,一時使人摸不著頭緒、眼神迷離,時像古琴、揚琴,也如猶遮半面的琵琶。登上一層境界,竟發現脆朗的竹笛,哼起早年流傳至今,那小尼姑思凡的禁忌故事,又回憶出阮籍「嘆道之不行」的種種感慨。慢慢地,眼神模糊,音調跑了,節奏走了,如滿杯一乾而盡,腦袋晃蕩,又能露出齒頰淺笑。亂中又見秩序,淡淡地爵士印象,若有似離,細微的變化,有如佳釀醇厚,餘韻無窮。

5、端午竞舟            
柳琴  琵琶  扬琴  中阮  中国鼓  排鼓  小锣  小釵  苏锣  踩镲  水镲  牛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唐·薛逢《观竞渡》
柳琴拂开一派暮春的南国胜景,正是端午时节好风光。各种乐器熙攘纷扰,仿佛十里八乡的老幼妇孺都赶来一睹龙舟下水的盛况。龙船上奏响了威风八面的锣鼓,红绸漫飞好不气派。岸上的小媳妇大姑娘也没闲,嘈嘈切切地指点着龙船上的健儿评头论足,镲儿铃儿说的可都是体己话儿。
一声号角,百舟竞发。鼓声的力度和速度描绘龙舟健儿的奋力划桨,调皮的牛铃为这血脉贲张的竞技平添了几分趣味。琵琶的水波潋滟中,比赛的情势愈加紧张,小鼓的强弱变换仿佛两只领先龙船的互有进退,大鼓的声声助威则将乐曲气氛推向更加热烈有力的高潮。

6.让我们荡起双桨
词:乔羽     曲:刘炽    配伴奏:胡自强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成为许多人童年刻骨回忆的歌曲,其实是摄制于1955年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据说它来源于刘炽在颐和园昆明湖上与一群孩子划船时得到的灵感。在真挚无华的童声中,多少难以磨灭的童年印象,恰如歌中那凉爽的风儿,清新拂面,湿润了心田

7.月影湖光 
作曲:齐刚   常静 

撩人月色天心处, 荡漾碧波风来时,
心无挂碍赏美景, 飘飘仙乐观自在 。

不知是哪一世的光照我
明幻无定
如波潋滟
还以为这湖水
满满蓄着的都是月光

8.泛龙舟
取材于《仁智要录》:《泛龙舟》 叶栋译谱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杨广
由隋炀帝杨广所作,在唐代依然作为歌舞大曲广泛流传的古乐,描绘了金碧辉煌的巨大龙舟,在新修筑的大运河中巡游的壮阔景象。大鼓铿锵鸣响,琵琶慷慨弄弦,似浩浩汤汤的水波与棹歌交融,激起一片意韵悠长的金石之声。古筝以婉转低沉的音色,穿行其间,仿佛在追思万艘龙舸绿丝间的繁华盛景,又犹如在叹息挽舟者寒骨枕荒沙的悲凉命运。如歌如啸、跌宕起伏的乐声,承载着万古情愁,重现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的最后辉煌。

9.嘉陵江上    
作曲:[中] 贺绿汀

跟随这悲壮激荡的宣叙调,跟随着音乐家那思绪纷乱的脚步,从抗日大后方的重庆南纪门走过,漫步于1939年这条涛声震耳的奔涌长江。四月乍暖还寒的风儿湿冷了脸颊,却吹烫了那颗为国破之耻日夜痛彻的心扉。端木蕻良在嘉陵江畔诞生了诗歌《嘉陵江上》的灵感,音乐家贺绿汀却在长江之滨被这苍凉豪迈的诗句触发了创作冲动,同一颗中国心,藉由这血脉相通的江水奋发呐喊:“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

10.离骚 Encountering Sorrow

作曲:唐·陈康士
Composed by Chen Kangshi (Tang Dynasty)

焚香长驻岸头,方洲香草溢嗅。山林中砍樵斫枝,江湖上撒网打捞,庙堂上正襟危坐。安抚琴弦,但愿陶醉于此刻安逸。全曲随情绪的起伏变化,采用了商、羽、宫、角调式交替的手法,使情调得到鲜明、生动的体现。《琴学初津》在《离骚》后记中,以“始则抑郁,继则豪爽”的评语,概括了此曲的情操和格调。高古的古琴传送着典雅的情韵,静逸的胸怀,与自然音响浑然一体,引向杳渺时空。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春秋·屈原 《离骚》

11.《离歌》
演奏者:邓建栋 张强  刘音璇    3:41

12.龙船 Dragon Boat
作曲:陈子敬  民族:汉族  地区:江南
Composer: Zijing Chen  Ethnicity: The Han Ethnic Group in China  Region: Jiangnan Area, China

琵琶:于源春
Pipa: Yuanchun Yu

曲目简介:

《龙船》描写江南端午时节龙舟竞渡的情境,乐曲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格。一串铿然激越的琵琶弹拨,如端午赛龙舟的开场,满溢着紧张而热闹的氛围,舟上的水手严阵以待,两岸摇旗呐喊不绝,而后画船首尾相衔疾驰而出,节奏越来越密,仿佛争渡愈发激烈,“迅楫齐驱,梢歌乱响,喧振水陆”,琵琶用其独有的绞弦、摘、带、打、击面等技巧,将锣鼓助威,两岸歌声不断的竞渡场景,惟妙惟肖地描绘而出。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